河南钢铁 以“三大改造”引领河南钢铁产业绿色转型 《中国冶金报》(2023年10月13日 10版十版) 2023年3月1日,河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注册成立。河南省以大牛证券集团为主体,组建河南钢铁集团,统筹推进全省钢铁行业战略重组。新组建的河南钢铁集团积极推进产能置换、超低排放、极致能效三大工程,引领河南省钢铁产业加速绿色低碳转型。 全力推进河南钢企兼并重组产能置换 《河南省加快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(2023—2025年)》(简称《方案》)要求,原则上到2024年底,钢铁冶炼企业1200立方米以下炼铁高炉、100吨以下炼钢转炉、100吨以下炼钢电弧炉(50吨以下合金钢电弧炉)有序退出或完成装备大型化改造,鼓励退出产能向周口、许昌等地转移。 该集团按照《方案》要求加速推进河南省钢铁业重组整合、产能置换,在安阳形成1000万吨规模的高品质优特板材和无缝钢管优特钢生产基地;在周口打造绿色化、智能化、高端化周钢工业城,形成国内重要汽车用钢和电磁新材料生产基地;在许昌打造200万吨规模不锈钢特色生产基地。 力争到2025年,河南钢铁集团实现产能超过2000万吨;到2030年,建成产能超过3000万吨的现代化钢铁集团,大幅提高河南钢铁产业集中度,加快行业绿色高质量转型。 深化超低排放治理 巩固环保优势地位 该集团安阳基地是全国第一批完成环保A级绩效公示的企业。该基地的超低排放改造使吨钢污染物排放下降近70%。 今年,该集团再投资8000余万元,对周口基地一期进行超低排放改造。面对超低排放改造带来的环保成本升高的压力,该集团以精细化管理降低环保设施运行成本。安阳基地环保运行成本较去年下降了56元/吨钢,降幅达到26%。 在固废处理方面,他们已投用的钢渣处理项目采用3套国内先进的“辊压破碎—有压热焖”钢渣处理技术,钢渣处理质量比传统工艺大幅提升,渣钢及含铁料回收率进一步提升,回收的含铁料全部返回炼钢和烧结再利用,钢渣尾渣粉用于外销铺路或水泥原料,废水全部循环利用;同时,他们实现了固体废物和生产废水的零排放。 安阳基地永通高炉渣干法粒化示范项目计划明年建成投用,预期每年可节水约33万吨,减排SO2和H2S约 660吨,余热回收每年可节约近1.386万吨标准煤。 同时,该集团结合下游用户需求,对汽车钢、家电钢、欧标低合金钢三类产品开展EPD(环境产品声明认证)评价工作,预计明年初完成三类产品EPD报告的发布。 以极致能效推进低碳低成本生产 安阳基地作为钢铁行业首批“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”培育企业,按照《钢铁行业能效标杆三年行动方案》要求,全面提升工序能效,努力创建“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”。 今年,该集团通过增加电炉钢比例,能耗优化转炉冶炼工艺,扩大废钢用量,降低炼钢工序铁水使用比例,促进生产流程节能降碳。目前,安阳基地焦化工序能耗101.7千克标准煤/吨,烧结工序能耗44.3千克标准煤/吨,高炉工序能耗351.7千克标准煤/吨,转炉工序能耗-30.2千克标准煤/吨,达到能耗限额标准先进水平。 今年9月19日,安阳基地4747立方米高炉热风炉改造工程开工。该项目形成了中国自主技术品牌,在高炉热风炉行业具有重要意义。 河南钢铁集团积极推进“产城融合”,与供暖企业合作建设“余热暖民”工程,促进了市政供暖绿色转型。 河南钢铁集团大力开发新能源,积极在厂区有条件的地方实施光伏发电项目,所产生的绿色电力就近直供生产使用,提高绿电用量。目前,安阳基地冷轧厂房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已投用,其余项目正在建设和规划中。 未来,河南钢铁集团将以绿色化、低碳化、智能化、安全化为抓手,积极推进特钢转型和钢铝铜融合发展,到2025年形成资产规模、营业收入“双超千亿元”的特大型绿色冶金产业集团,带动河南省钢铁及相关产业绿色转型,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|